“以前雇人收菜,一亩地要10个人忙活大半天,现在无人机配合少量人工辅助,一天就能收8亩,效率至少提升了一倍,每亩节约成本近千元。”种植户王召荣看着田埂上整齐堆放的莲花白,难掩喜悦,如今无人机让高山淡季蔬菜运输实现“时速革命”
除了效率提升,无人机作业还能减少收获过程中的机械损伤。其搭载的柔性抓取装置,能最大限度保护莲花白的品相,降低损耗率。据无人机操作者吴发伦介绍,使用无人机收获后,莲花白的受损率非常低。
“目前我们已收获1000多亩,后续1000多亩将根据成熟度分批采收。”永靖镇老厂村党支部书记、主任李小红表示。如今,老厂村秋淡季蔬菜种植发展达3000余亩,成功创造了“南极顶”秋淡季蔬菜品牌,品种多样,目前已收获1300余亩,产量高达6000余吨,将销往湖南、四川、重庆、广东等省份。
从“人背马驮”到“无人机翱翔”,无人机在高山蔬菜收获中的成功应用,是智慧农业在山区落地的生动实践。下一步,永靖镇将进一步扩大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场景,从收获向播种、植保等环节延伸,持续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,让科技成为农户增收的“金钥匙”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欣
编辑 罗昌
二审 谌思宇
三审 胡丽华 眼下正值莲花白的收获旺季,在息烽县永靖镇老厂村的田间地头,无人机正穿梭在翠绿的菜畦间,成为今年收获季的“新主角”。
“以前雇人收菜,一亩地要10个人忙活大半天,现在无人机配合少量人工辅助,一天就能收8亩,效率至少提升了一倍,每亩节约成本近千元。”种植户王召荣看着田埂上整齐堆放的莲花白,难掩喜悦,如今无人机让高山淡季蔬菜运输实现“时速革命”
除了效率提升,无人机作业还能减少收获过程中的机械损伤。其搭载的柔性抓取装置,能最大限度保护莲花白的品相,降低损耗率。据无人机操作者吴发伦介绍,使用无人机收获后,莲花白的受损率非常低。
“目前我们已收获1000多亩,后续1000多亩将根据成熟度分批采收。”永靖镇老厂村党支部书记、主任李小红表示。如今,老厂村秋淡季蔬菜种植发展达3000余亩,成功创造了“南极顶”秋淡季蔬菜品牌,品种多样,目前已收获1300余亩,产量高达6000余吨,将销往湖南、四川、重庆、广东等省份。
从“人背马驮”到“无人机翱翔”,无人机在高山蔬菜收获中的成功应用,是智慧农业在山区落地的生动实践。下一步,永靖镇将进一步扩大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场景,从收获向播种、植保等环节延伸,持续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,让科技成为农户增收的“金钥匙”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欣
编辑 罗昌
二审 谌思宇
三审 胡丽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