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册 |登录 |VIP服务 |设为首页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今日头条 » 正文

黔西南晴隆:订单蓖麻种植“绿了荒山、鼓了腰包”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5-09-24  浏览次数:991
核心提示:  从高空俯瞰,位于黔西南州晴隆县光照镇的北盘江西岸的山岭间,连片蓖麻如绿色绸缎缠绕山间,生机勃勃。  今年以来,晴隆县光照镇瞄准生态修复与
   从高空俯瞰,位于黔西南州晴隆县光照镇的北盘江西岸的山岭间,连片蓖麻如绿色绸缎缠绕山间,生机勃勃。

  今年以来,晴隆县光照镇瞄准生态修复与农民增收双目标,引进订单式蓖麻种植模式,配合无人机播种、喷药等现代农业技术,让曾经植被难生的石漠荒坡,真正变成了群众增收的“金山”。

  走进蓖麻种植基地,满目翠绿,圆润饱满的蓖麻果实挂满枝头。无人机低空掠过,实施药剂喷洒,种植户脸上写满了对丰收的期待。

  蓖麻种植基地。(图/晴隆县融媒体中心)

  蓖麻是一种经济价值高、市场需求稳定的作物,耐旱耐瘠,尤其适合石漠化地区种植。光照镇依托北盘江河谷的湿润气候与充足日照,产出的蓖麻品质优良,深受市场青睐。更关键的是,所有种植均采取“订单模式”,企业与种植户签订保价收购协议,彻底解决了销售难题。

  “我们自己和山东企业签了订单,但目前只种了一两千亩,远远不够,”晴隆县犇腾万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律负责人张全朋说,“我们希望带动更多农户和村集体参与,由我们提供技术、种子并负责回收,实现一条龙服务。”

  蓖麻种植基地里,无人机正在打药。(图/晴隆县融媒体中心)

  技术的普及也让农户种植信心大增。丽丰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江禹丽今年购置了大型农用无人机:“打药、播种全都用它,省时省力。不管是大小种植户,我们都可以提供技术支持,用无人机帮他们吊运、打药。”她透露,合作社明年还将扩种3000亩,目前已与云南企业签订销售合同。

  孟寨村党支部书记伍光兴对蓖麻种植充满期待:“村里荒山多,回去我就动员老百姓自己种,或者流转给大户种——荒山不仅能绿起来,还能变成‘金山银山’。企业答应提供种子并按市场价回收,这是让老百姓增收的好机会。”

  蓖麻种植基地。(图/晴隆县融媒体中心)

  光照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邓冲表示,这是该镇首次推广蓖麻种植,目前面积已超4000亩:“蓖麻不仅有助于石漠化治理,还能提高农民收入。接下来我们将鼓励种植大户带动散户扩大规模,政府也会配套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资服务,让蓖麻真正成为老百姓的‘致富果’。”

  从石漠荒山到“绿色银行”,光照镇以小小蓖麻为纽带,在生态与生计之间架起了一座双赢之桥,为西南石漠化地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路径与希望。

 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允凤
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
Link友情链接:

360 百度
网站首页 | 使用协议 | 版权隐私 | 网站地图 | 排名推广 | 广告服务 | 积分换礼 | 网站留言